3.1 现行自来水行业存在的主要弊端
第一,亏损经营,财政补贴沉重。目前,我国自来水行业普遍存在亏损运营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自来水行业不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原材料、燃料、劳务成本上升较快,经营管理不善,设备老化更新较慢等,加之自来水行业一般都具有一定的福利性和公益性特征,使得自来水行业自身的改革举步维艰。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地方政府和财政无可奈何地背负起了补贴亏损的沉重包袱。据统计,2002—2005年,自来水行业实现的销售利润率均为-1%左右,全行业净资产收益率为-0.15%左右,有将近50%的企业亏损。另外,当前我国自来水行业投资融资主体单一,虽然近几年国家对自来水行业投资力度不断加大,但还是难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需要。对于自来水行业来说,资金不足仍然是最主要的问题,企业亏损状况得不到根本扭转,加之政府财政近几年投入不足,使得自来水行业经营更加困难,寻求新的投融资渠道是当务之急。
第二,自来水行业缺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服务质量差。自来水行业原则上属于自然垄断行业,其生产、经营、投资等重大企业活动和决策都必须由政府安排;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也完全由政府制定,企业没有任何的自主权;经营者由代表政府意志的公用事业局委派和考核;亏损也通过公用事业局获取财政补贴……也就是说,当前的自来水行业还笼罩着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其直接结果就是严重压抑了自来水企业和职工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服务质量较差。部分自来水企业只把满足最基本的供求作为经营目标,企业不敢也不愿多投入,不愿扩大经营规模,不愿进行技术创新,宁可让现有的生产设备闲置,从而导致企业生产效率低下。加之,政府介入、政府垄断、缺乏竞争、冗员过多以及缺乏责任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从而导致自来水行业担负了一些本不该担负的责任,导致生产效率低下、服务质量低劣。
3.2 自来水行业民营化改革的优势
第一,吸纳社会闲置资金,拓宽自来水行业投融资渠道,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两个明显的趋势:一是城镇化发展速度,预计到2030年我国将有50%的人口变成城镇人口;二是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时的小康社会不仅是城镇的小康,更重要的是农村的小康,农村也将逐步建立和城镇一样的自来水基础设施。现有的自来水行业很难满足我国城镇化建设和小康社会建设不断加快的需要,这就需要不断加大自来水行业建设和投资的力度。从目前情况而言,单靠政府融资是远远不够的,应当充分利用民间存在的大量闲置资金,一方面拓宽了自来水行业的投融资渠道,解决了政府投入不足、资金紧张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广大的民间资本提供了发展机遇。自来水行业虽是自然垄断行业,利润不高,但市场广阔且收益稳定,风险比较低,民间资本可以进入且有利可图,发展前景比较广阔。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宪法修正案把非国有经济成分当作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写进了宪法,这为民间资本参与自来水等公用事业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而自来水等公用事业的改革又为民间资本的参与提供了现实的契机,这无疑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资本参与自来水行业的积极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