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对于水的问题民众都非常关注,在去年年初的调查中,我们看到民众对饮水问题的关注占到35%,他高于噪音、空气污染等等,这表明大家对饮水与健康的认识在不断加强。在网络调查中,网民最关注的十大问题中环境问题占到了第五位,表明大家对此比较关心。
对于我国整体环境的状况怎么样呢,在去年两会的新闻发布会上,环保部的张部长讲,我国的环境问题,局部得到了控制,但整体环境还在不断恶化。我觉得这是比较客观的评价。
对于水来说,什么样的水我们喝着才是安全的,应该有一个标准,所以国家制定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这是个强制性的标准,一共有106项。那么饮用水标准与饮水安全是个什么关系,饮用水按标准要求达到了是不是就安全了。王占生教授讲过:“自来水达到标准只能说是及格只有60分”,还有40分呢,那40分可能存在不安全。现在环境里面的污染物很多,例如美国人测到环境水里面有2200多种物质,我们国家很多地方检测到的污染物有几百种,最多的是700多种。我们的标准只有106项指标,是否可以把整个水的安全性表现出来呢,不是这样的。这里就存在一个绝对的和相对的问题,那么什么是绝对的,什么是相对的。我认为,饮用水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应该是绝对的,有一项指标不合格就是不合格,全都达标了就合格了,这是绝对的。但是有一些指标对于安全性来讲也是相对的,例如致癌物,致癌物的风险是十万分之一,也就是说人喝七十年这个水,每天喝两升,十万人里面可能有一个人会因为这个指标得了癌症,这就是相对的。所以安全里面还是有风险的,我们是要把安全放到第一位把风险降到最低点。
这个观点最初并不是我们提到的绝对安全这个词,而是李圭白院士提到的生物学安全,他这样说:对于目前标准测试的微生物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一定的温度,一定的培养基,采集的一定的样品经过培养,得出的数值这是绝对的。但是变换条件之后会不会有新的微生物出现,这就是相对的。从这个观点来看,净水器市场就活跃起来了,因为目前很多运用膜过滤技术的设备,是可以把相对安全,做到绝对安全。
这几年的发展来看,市场在逐步的成熟,关于水的书籍在新华书店有很多,在网上搜一下有很多关于饮水安全方面的信息。饮用水安全成为很多杂志和媒体的关注点,专业的杂志和媒体也受到业内的关注,这表明这个市场越来越大,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市场越来越成熟。
另外,从去年来看,好象市场恶性竞争的问题少了一些,至少在新闻和报纸上看到少了一些,这也是一个成熟的表现。还有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被忽悠的越来越少投诉的越来越少,消费者也是慢慢的走向成熟,企业走向成熟,市场走向成熟,消费者也逐渐的走向成熟,销售也在稳步的发展。
在这个时候,很多大的企业和跨行业的企业在逐步进入这个市场,对于大的企业和跨行业企业在进入的时候是非常谨慎的,没有市场的条件绝对不会冒这个风险,大企业的进入也表明了市场的成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