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影响较大的事情是世博使用的饮水机,虽然在技术方面、服务方面都有一些争议(这些都在业内),这个没有关系。但是能够看到世博的饮水机使用了之后大家都比较感兴趣,当年做这个饮水机的企业立升公司受益匪浅,从中能够看到品牌起到了作用。相对来说,厦门也在做这样的饮水机,在车站、公共场所都放,但是他们的产品就没有起到品牌的效应,只起到了公益性的效果。
这里面有一个思考,我觉得这个阶段来看,应该走品牌战略,发展品牌。品牌是什么,品牌就是可以相传的牌子,每个产品都有一个牌子,但是它叫铭牌就是一个产品的名字,但是做到品牌就不一样了,有很多很多的东西可以体现出来。品牌应该是多元素组成的,而且是需要时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品牌是让社会接受的。在这种情况下,做为品牌来说我觉得有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要遵纪守法,这应该说是对品牌的基本的要求。对于守法这方面我想提一下,现在由于政府对涉水产品要求监管,所以终端净水器有一个准入的问题,因为有法律的文件支持,所以所有上市的净水机,饮水器都应该有一个准入证才能合法销售。在评审的时候能不能进入市场,要有一个严格的技术评审规范,这套规范主要是学习美国NSF的办法做的,从水源通过管道,材料、药剂消毒、水处理器一直到出水等等都有一个评价。净水器市场每年都在不断发展,每年评审的情况是这样的,总的来看09年居多,去年略微有一些下降,到目前为止卫生部一共审批了2452份批件其中进口495份,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企业按照这个要求办理卫生许可证。
另外我们在销售宣传上不要忽悠,忽悠可能和国家政策相背,可能要影响你的品牌效益。05年卫生部发布了一个文件,净水器不得宣传水的功能问题。06年7月卫生部官员和日本卫生官员座谈的时候,提到由药品监督部门批准的医疗器械可以宣传一些水功能,这类产品不属于涉水产品,如果一味的宣传功能,可能就不是水了,可能是一个药,所以在宣传上要把握住一些原则性问题。在技术和质量方面,我们深深的感到这几年提高的很快,在评审会上就能体验到,技术和质量是企业的基础和生命。
整体上来看,越来越多的净水器厂还是把安全放在第一位的,要提高出水水质。在技术方面,我理解是这样的,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以后,根本性的一些原材料的发明很少,更多是在方便智能上的改进。还有就是不同的组合起到不同的作用等等。一些新技术的出现很少。对老技术的改进比较多,这是我个人的观点。
再有就是售后服务问题。我们的净水器就像一个小型的水厂,它是需要认真维护的,如果不能很好的进行售后服务,定期更换滤芯,那么制出的水很可能还不如自来水。如果让每一个老百姓都懂维护,是不现实的。企业、经销商应做好这方面的工作,这不只是对终端消费者负责任,同时也对公司的形象有所提升。
一个产品可能是暂时的,经过一段时间可能会更新,但是品牌是长久的,希望我们的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建立自己的品牌、发展和维护品牌,利用品牌效应不断的发展壮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