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水质监测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未被污染和已受污染的天然水(江、河、湖、海及地下水)及各种各样的工业排水等。通过水质监测,人们可以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体质量管理、污染源控制、水质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
水质监测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我国各个流域、自来水生产和供应行业、污水排放行业,如上游的原材料制造商、下游则是各类型客户,包括环保部门、水利部门、供排水公司、各污染源企业、水质监测运营服务商等,直接受益的则是水质监测设备制造如水质分析仪器设备、监测仪器设备、数据信息处理平台等的制造商和水质监测服务商。
我国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在步入21世纪之前,我国的水质监测分析设备基本是从国外进口,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不断引进、吸收新的技术,国产设备如采样器、电导率计、PH计、溶氧分析仪等已能基本实现自给。
随着我国水质监测设备生产行业不断发展,水质监测设备生产企业数量迅速增长,部分具备自主研发实力的企业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与国外知名品牌如美国哈希、德国E+H公司等相抗衡的仪器生产企业。根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水质在线监测设备生产企业有30家,2009年增加到100家,增幅达到233%,2011年已增加至120家。
水质监测运营服务是指环保行政管理部门、水利部门、污染源企业等委托从事水质监测技术服务和维护、运营管理等,具体服务包括确定监测对象、调查与收集数据、制定监测方案、检测点布置、样品采集、水质分析、数据处理、综合评价、水质监测设备、数据信息平台的维护与管理等几部分内容。
业内人士预计,到2013年,我国环境水质在线监测系统行业的总体市场规模达32.96亿元,2010年至2013年行业平均增速将达26.19%。
技术与人才双缺失
由于我国的水质监测行业起步较晚,虽然市场需求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发展很快,但仍存在产品单一、趋同化严重、质量难以持续稳定的状况。
仅从其设备来看,目前我国水质监测仪器仪表行业仍存在技术水平低,开发能力弱的问题,主要表现: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的问题较突出;行业科技基础薄弱,自主开发创新能力较差,高档产品几乎被国外产品占领,特别是大型精密仪器、成套项目中的核心控制系统及技术进口依赖性较严重。
具体来看,我国水质监测设备在发展历程中仍存在着产品集中度过低,企业规模偏小、产品品种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产业规制、资金紧缺,限制了发展等问题。
此外,运营公司对水质监测的运营维护与管理技术未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大多业务集中于检测设备制造方面,在水质监测服务方面仍未取得较好的发展局面,这也使得整个行业水质监测水平无法提升。
水质监测设备行业属于技术密集型行业,涉及多个专业技术领域,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技术储备和经验积累。水质监测产品及系统在研发和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经验积累和研发及技术人才来推动行业的发展,而这恰恰又是我国水质监测行业最致命的不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