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卫生部: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最会喝水夫妇20年不喝自来水”的新闻引发热议后,卫生部昨日承认,我国饮用水安全形势“十分严峻”。
昨日,在卫生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近期关于北京水质的争议,卫生部新闻发言人、卫生部办公厅副主任邓海华表示,相信北京市关于其“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106项指标的检测要求”的说法,但同时也承认,“当前包括今后一段时间我们的饮用水安全形势仍然是十分严峻的”。
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评论称,目前我国的饮用水安全标准很高,与欧盟同步,但难在落实;即使是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目前一般也只有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省级监测站方才具备。
此前国家发改委的一份报告和《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则透露,我国在享受公共供水服务的4.6亿人口中,有9800万人饮用水水质不安全,2.98亿农村人口和11.4万所农村学校饮水安全问题尚未解决。
接轨欧盟标准没人落实?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北京保护健康协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负责人赵飞虹及其丈夫——曾在国家发改委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饮用水产业委员会工作的李复兴最近检测到自来水中(主要来自垃圾、滤液和粪便的)硝酸盐(以氮计)的指标已达到每升9点多毫克(9.0mg/L),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10mg/L,因认为北京水质变差,这个“北京最会喝水的家庭”已20年不喝自来水。
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回应称,北京的饮用水及水源地是国内最好的,该集团供应出的水符合国家106项标准,是安全的水。
此后,赵飞虹又对媒体称,“自来水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大家可以喝”;自来水是一种安全水,但不是一种健康水,对健康并不是很好。
在昨日的卫生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有媒体关于上述争议的提问,邓海华回应称,相信北京市有关方面的一位发言人的说法,北京自来水水质符合国家最新标准106项指标的检测要求。
邓海华同时表示,卫生部牵头修订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与国际接轨的,非常高水平、高质量的饮用水标准,自2012年7月1日起已全面实施。卫生部去年监测的饮用水监测点有29825个,涵盖了所有的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91.5%的地级市、46.7%的县和县级市。目前已完成6万多份水样检测,结果正在进行统计,将及时向社会公布。
“目前(我国)饮用水的标准与欧盟同步,”一名接近卫生领域决策层的人士昨日对本报表示,“但有标准没有用,没人落实。现在住建部负责水厂,水利部负责农村供水,卫生部负责标准制定以及监督监测。水质达不到标准怎么办?但还得让人喝水啊。”
饮用水安全困扰数亿人口
上述人士的无奈反映了我国饮用水安全的现实。
2012年6月27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专题询问了国务院关于保障饮用水安全工作情况。据任茂东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