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报记者崔煜晨综合报道
2013年1月15日,北京市首次网上公布自来水水质信息,并确定每季度第一个月的15日公布上一季度的水质信息。
记者点击进入北京自来水集团门户网站右侧的“水质信息公开栏”发现,水质信息包括上一季度管网水水质的浑浊度、色度等7项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以及出厂水水质的42项常规指标的最大值、最小值。此外,还有2012年度出厂水106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据了解,1月14日夜间,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就提前公布了2012年第四季度的水质情况,数据显示全部达标。全部达标的数据能否保证水质安全,能否得到公众认可?
宣布水质指标全部达标
不少数据在线监测,但水质监测应以水龙头为主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负责人在1月初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北京自来水在5年前就已率先达到106全部指标。据了解,此次数据公布的范围将涵盖北京自来水集团市区供水范围内及门头沟、怀柔等9个郊区县的管网水水质和出厂水水质信息。
按照新国标的要求,106项指标一年需要检测1~2次,42项出厂水指标需要每月检测一次,7项管网水指标每个月须做两次。北京自来水集团按季度公布水质,是否频次太低?
北京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主任林爱武表示,公布出厂水的42项以及管网水的7项指标,都是最基础的数据,有了这些数据,就可以对水质安全做一个最基本的判断。由于指标有检测周期限制,且有很多水质指标波动不大,因此选择了每个季度公布一次。这并不意味着检测每季度只做一次,而是每天、每小时都在进行,甚至还有一些指标是实时在线监测。据悉,包括出厂水的余氯即剩余的消毒剂含量、水的浑浊度以及水源水的毒性监测都属于实时在线监测范围。
但是,从水源地到自来水厂、小区、水龙头,自来水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受到污染,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王金生认为,监测还是应该以水龙头为准。
王金生说:“各个用户之间不一样,尤其是经过水塔供水后,到用户家里也未必能够完全达标。”
据了解,加上新增的59个监测点,此次水终端龙头监测点总数已经达到302个。但是这些监测点的监测频率是什么,我们并不知晓。
这些监测点具体设在哪里,是如何选择的呢?对此,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宣传部长梁丽回应说,是否公开监测点的位置,需要上级做出通知。“我们是按上级机关即北京市水务局规定的水质信息发布的,监测点超出了这次公布的范围。”她说。
而对于监测点的选择标准,梁丽说:“相关规定非常明确,比如在居民集中居住地区、学校、饭店都会布设。”
公众为何仍抱怨水质不佳?
加强政府监管、引入第三方监督,让数据更可信
本月初媒体报道,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宣传部长梁丽曾说北京的自来水是全国最好的。但她的原话是,做到国内最好的水是集团的目标。对此,梁丽表示当时媒体是在中间把这一句话提出来了。
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