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住在大武镇河源新村的搬迁牧民、62岁的给青很怀念草原上的生活。他说,这几年一家10口人主要靠政府发放的饲料粮补助、燃料补助以及生活困难补助过日子,而所有这些钱加起来还不足2头牛的价钱。
果洛州玛沁县三江源办公室主任尹东曲说,由于没有一技之长,“生态移民”收入仅有城镇居民的20%左右,很难在城镇站住脚。有的移民买了些牲畜过起游牧生活,牛羊吃到哪里,人就跟到哪里,甚至到了川藏草场上。
中国社科院副研究员杜发春调研后说,搬迁移民中70%的人员就业没渠道、发展没门路,生活变得日益艰难,移民村正在变成“低保村”、“贫民窟”。
在青海省发改委生态移民组负责人师延俊看来,“生态移民”进城后收入少了,生活成本却大幅增加,生活质量无法保障。“尽管政府部门想了很多办法,但效果并不理想。”据统计,2011年三江源生态移民人均纯收入为2350元,大部分生活在国家新的扶贫线以下。记者 何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