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
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立法
英国:
标准每五年修订一次
德国:
大城市每年检测上万次
日本:
污染饮用水要判重刑
饮用水安全是各国都极为关注的领域,经过多年努力,一些国家和地区的自来水已能实现直接饮用,而这些国家在保证饮水安全方面的措施,或许值得我们借鉴。
美国:从水源地到水龙头的立法
到美国的公园跑步或体育馆打球,如果口渴却忘记带饮品也大可不必担心,因为这些公共场所都装有水龙头,里面的自来水可以放心饮用。
美国留学生姚彼得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在美国,水龙头一般都设在洗手间附近,由于他所在的德克萨斯州出产石油,他担心饮用水中会有重金属,常用带有简单过滤装置的杯子从水龙头里接水,而他在其他州上学的朋友们,无需任何过滤,直接饮用。
美国对自来水定有标准,要求从水龙头流出来的自来水能够直接饮用。为确保这一点,各级政府和公共供水系统从水源地保护、水质净化以及监测等方面做了大量努力。
据《人民日报》报道,早在1974年,美国国会就通过了《安全饮用水法》,明确规定保护国家公共饮用水的供应及源头,由美国环保署及各州环保署一起执行。
该法律于1986年和1996年进行修改,要求采取很多行动来保护饮用水及其水源河流、湖泊、水库、泉水和地下水水源(安全饮用水法的规定不包括用水人数少于25人的井)。
该法授权美国环保署建立基于保证人体健康的国家饮用水标准以防止饮用水中自然的和人为的污染,美国环保署、各州和供水系统共同努力以确保饮用水符合标准。
目前几经修订形成的完备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制度,主要包括:建立饮用水水源评估制度,对每个水源都有相应的研究,包括水源的区域界线、水源区域内各种可能的污染源的清单、供水对各种污染源的敏感程度等。
英国:标准每五年修订一次
从上世纪中期开始,英国就陆续制定饮用水安全方面的法律,先后出台了包括《水法》、《水务法》、《饮用水质量规程》等十余部法律法规。除了自身制定的法律法规,英国还执行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卫生准则以及欧盟相关法规,主要是《欧盟饮用水规程》。
这些标准每5年至少修订一次,以确保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和欧盟的最新指导方针,并与科技进步相协调。
据《新华国际》报道,除了设立完善的法律框架,成熟明晰的管理架构也是英国饮用水安全和高质量水务服务的重要保障。
在英国,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是中央政府中负责水资源及相关产业方面的主管部门,该部门对水务监管机构进行宏观管理。此外英国早在1990年就成立了“饮用水监视委员会”,为饮用水安全提供独立监督。
另外,上世纪90年代开始水务私有化改革进一步提高了水务行业效率和竞争力,保证了自来水质量和相关服务。而英国水务监管部门还注意业务公开和宣传工作,与民众建立持久可靠的信任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