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20日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全国环境质量状况》(以下简称《环境质量》)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覆盖广东的珠江流域水质为“优”。
另外,此次《环境质量》还首次披露了地表水重金属污染状况。据监测,上半年,12个地表水国控断面(点位)共出现22次重金属超标现象,其中近半数为汞超标。
消息显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有望年内公布征求意见稿,《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也在紧张制定中,预计将投入2万亿元进行治理。专家建议,水污染治理是复杂的系统性难题,应从顶层设计角度控制污染源头、摸清水污染情况、理清管理系统。
南方日报驻京记者 赵晓娜 实习生 董文龙 聂晶晶
海河流域水质变差
《环境质量》指出,今年上半年,全国地表水总体为轻度污染。据监测的962个国控断面中,-类水质断面占63.7%,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劣类占11.5%,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氨氮,超标断面比例分别为24.4%、20.9%和16.8%。
而在十大流域,-类水质断面占69.3%,劣类占10.8%。其中珠江流域、西南诸河、西北诸河水质为优,长江流域、浙闽片河流水质良好,松花江流域、淮河流域、辽河流域为轻度污染,黄河流域为中度污染,海河流域为重度污染。
与去年同期相比,虽然多数流域水质无明显变化、辽河水域水质有所好转外,但海河流域水质有所下降,高锰酸盐指数平均浓度劣于类水质标准。
而据环保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对海河水系范围内的永定河、大清河、北运河、潮白河以及蓟运河五大水系的50条河流进行调查,调查结果“不容乐观”。相关人士甚至表示,在北京,地表水污染是突出问题,严格说比大气污染的问题更严重。
据悉,督察中心对37条河流现场采样,检测结果全部超标。其中,北运河水系排入小龙河的一条水沟里,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分别超标94.75倍、75.5倍和26倍。
“海河流域治理难主要是由于其自然条件导致的。”中科院地理所研究员、水循环与水文研究室主任宋献方向南方日报记者解释,由于海河流域地表水较少,流动不起来,但受雨水冲刷,周围农村固体污染物进入河流中,造成海河流域污染日趋严重。
珠江水域水质为“优”
《环境质量》通报,2013年上半年,整体珠江流域水质为优,珠江主要支流水质良好。“珠江流域水质较好,主要是因为珠江口近期降雨较多,珠江流域水量较为充沛,不会出现北方"臭河沟"遍地的情况。”宋献方说。
他补充说,珠江流域水质好的原因也要归功于亚运会期间广州市政府治理水域污染的行动。目前,广东主要河道情况好很多,但不少支流依然污染严重,说到底是河流的污水排放量过大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地表水污染也会引发浅层地下水的污染,而浅层地下水正是居民饮用水主要来源。“整个水系是一个整体,是相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