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镉含量超标企业周围10公里内无重金属企业。而有人却说,该县土壤重金属污染由来已久,在多年前就是公开的秘密。
早在2006年,株洲市天元区马家河镇的新马村曾发生一起镉中毒事件,致使2人死亡、150名村民慢性轻度镉中毒。随后,该村及相邻两村共计千余亩土地弃耕。
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尹丽辉此前向官方媒体承认,有色金属开发以后,带来了污染,特别是湘江流域这一带。有政府背景的中国媒体《经济日报》更是表示,湖南的“母亲河”湘江是中国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河流。
按照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诸家桥村村民的说法,该镇在数年前就存在不少提炼重金属的小作坊,甚至包括一些氧化锌厂。有熟悉那些氧化锌生产流程的村民透露,在提炼氧化锌的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的铜镉渣等副产品。据这位村民说,它们只是被简单地一倒了之。攸县环保部门官员指出,仅2012年一年,该县花在环境治理上的经费就高达2000万元,关停重金属企业24家。虽然政府采取了关停措施,但这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中的有毒物质却留了下来,随着降雨渗入土壤。
2010年11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对黄河流域、东北平原、长江流域的土壤状况展开调查,共计采集样品200万件以上,分析组合样品约60万件,结果发现,攸县所在的湖南省株洲市是全国镉污染最严重的地区,其镉污染超标5倍以上的土地面积就有160平方公里以上。
“十五”规划实施以来,湖南省的汞、镉、铬、铅排放量位居全国首位;砷(砒霜)排放量名列甘肃省之后居第二位。官方数据称,湖南全省受到“矿毒”及重金属污染的土地面积达2.8万公顷,占全省总面积的13%。
与很多富裕的沿海城市相比,攸县较为贫困,除了矿产之外,主要收入来源于煤、铁等资源。2012年,正当当地污染形势浮出水面之时,由于煤铁矿产品降价,攸县的GDP也受到重创。2011年,株洲市官方才试图投入400多亿元巨额资金,对当地长期受有色金属冶炼厂和化工厂影响、污染最严重的清水塘地区进行治理。株洲市清水塘老霞湾港排污口不远处的老霞湾港河床底泥含镉量最高值达359.8克/千克。按照中国的《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定值,该处镉含量是该标准的1800倍,底泥含铅量最高值达1827.6克/千克,超标52倍。老霞湾港附近有许多生产氧化锌和硫酸锌的企业。这些企业将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湘江。当地政府的污染治理项目包括污染防治、污染土地治理、对受影响的村民异地进行安置等。
湖南省在2012年初就开始摸底稻田镉污染,开展全省稻田土壤镉含量分布状况、镉低吸收水稻品种筛选、稻田土壤镉钝化及耕作技术和稻米镉快速检测技术与装备的研究。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罗跃平受命开展本省稻田土壤镉污染分布的研究工作。政府希望,这项工作能够有助于对污染程度进行量化,从而为制订行动计划奠定基础。
官方希望藉此实现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镉污染消减与阻断,引导建立湖南省稻米安全生产与监管模式,这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