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江对杨勇来说,就象父辈,他一年年地看着它变得衰老脆弱,有时难免有无能为力之感。他痛惜的是,相对于二三十年前的自然灾害,现在人为地在金沙江制造了更多的创伤,使整个长江陷入危机。他不得不退而求其次,认为“如果现在开发方式不能逆转,就要制定应对各种灾害的预案”。
杨勇说:“就地质条件而言,金沙江比三峡恶劣许多,加之水库蓄水,库岸再造,至少需要十年才能稳定,其地质风险之大显而易见。《悬在头上的危险》是杨勇调查金沙江流域梯级水电站潜在地质危险性后,所撰写报告的题目。他认为“在中国西部这样的地质灾害高发区,一旦发生极端灾害事件,由于梯级大坝的上下相连,尤其是高坝、大库连续分布,极可能对灾害起到放大作用,造成具有连锁效应的灾害链,给下游构成严重威胁。”所以,他在几年前曾向有关部门提交考察资料,呼吁重新审视西南水电开发。如今,他提得更多的是如何警惕防范,预防灾变。
我国水利建设的科技水平在修建高坝大库、大型灌区、整治多沙河流等方面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但杨勇的担忧也不无道理,虽然我国大坝建设采用了严格的抗震标准,一般来说不会发生垮坝问题,但是由于地质灾害产生巨量堵江体,一旦处置失去最佳时机,可能出现洪水翻坝,导致大坝报废或修复困难。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句老话,同样也用来比喻大坝因地质灾难出现问题的后果。在杨勇提供的《金沙江水电规划和地质灾害危险江段分布图》上,密集的水电站有如一张张多米诺骨牌,令人不禁猜测:若有地质灾害导致某处大坝出现问题,会不会产生多米诺骨牌式的灾难性后果?
我们只能祈祷,千万别有哪张“牌”被大自然推倒,也但愿杨勇的忧患只是“盛世危言”——虽然这种忧患是必不可少的。
紫坪铺水库真的诱发了汶川地震吗
水库可能诱发地震是确定的,但多为弱震、微震。汶川大地震是否属水库诱发,在学术界仍是充满争议的话题。
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类的工程活动可以诱发地震,如修建水库、城市或油田的抽水或注水,矿山坑道的崩塌,人工爆破或地下核爆炸等。其中,水库诱发的地震,简称水库地震,它是指,在具备发生地震的地质构造背景条件下,发生了和水库蓄水活动有关系的地震,即,地震发生的空间、时间、频度以及震级都受到水库的影响。
水库诱发地震的现象,是随着人类建造大型水库和大坝以后逐渐认识的,最早在1931年发现于希腊的马拉松水库。但它们大多强度不大,以弱震、微震为主,其中大于6级、为大家所公认的水库地震只有4例,分别发生在中国、赞比亚、希腊、印度,中国的即为广东河源的新丰江水库。
水库为何会诱发地震?水库蓄水后,对库底断层附加的重荷压力,改变了断层的受力状况,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另外,水会渗入充填到库底岩体的裂隙空隙中,会产生附加的孔隙水压力,水的渗透、浸泡和孔隙水压力软化了岩石,对断层面起到润滑作用,使岩体更容易破裂、断裂更容易扩展。有学者认为,这种孔隙水对断层活动的影响,要大过水本身压力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