镉主要是随着工业废水的排放而进入水体,在饮用水中的镉还有一部分是由镀锌管析出,还有一些是从水管的焊料中析出。我国2005年广州北江由于工业废水的排放造成水体镉污染事件,直接影响下游数千万群众的饮水安全.
镉的毒性很大,至今认为它不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镉是仅次于汞、铅之后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的第三种金属元素, 镉可以影响机体内的多种酶的活性,亦抑制肝肾组织内的酶的活性。骨骼是镉的主要靶器官,骨软化、骨质疏松就是镉最显著的毒效应,镉中毒可使肌肉萎缩关节变形,骨骼疼痛难忍,不能入睡,发生病理性骨折,以致死亡。肾脏是镉慢性毒作用的靶器官,长期接触可引起肾脏的损害。另外,镉还能引起生殖系统的损害。美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少量金属镉在实验鼠体内即能起到雌性激素的功能。他们认为,这意味着,这种金属可能会提高女性患乳腺癌的风险。
镉是潜在性的。即使饮用水中镉浓度低至0.1毫克/升,也能在人体(特别是妇女)组织中积聚,潜伏期可长达10年至30年,且早期不易觉察。震惊世界的日本“痛痛病”就是由于镉污染而致。
痛痛病是首先发生在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的一种奇病,因为病人患病后全身非常疼痛,终日喊痛不止,因而取名“痛痛病”(亦称骨痛病)。在日本富山县,当地居民同饮一条叫作神通川河的水,并用河水灌溉两岸的庄稼。后来日本三井金属矿业公司在该河上游修建了一座炼锌厂。炼锌厂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镉,整条河都被炼锌厂的含镉污水污染了,河水、稻米、鱼虾中富集大量的镉,然后又通过食物链,使这些镉进入人体富集下来,使当地的人们得了一种奇怪的骨痛病(又称痛痛病)。镉进入人体,使人体骨胳中的钙大量流失,使病人骨质疏松、骨胳萎缩、关节疼痛。曾有一个患者,打了一个喷嚏,竟使全身多处发生骨折。另一患者最后全身骨折达73处,身长为此缩短了30厘米,病态十分凄惨。痛痛病在当地流行20多年,造成200多人死亡。
砷(Ae)俗名:砒,砷和砷的可溶性化合物皆有剧毒。在自然界中主要以化合物形式存在,或单质存在。研究表明砷对人体有致癌性,因此引起广泛关注。饮用水中砷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生活、所产生的污染物进入水体,污染水源。砷是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都使用的金属。(砷化合物用于冶金、晶体管、激光、半导体的合铸剂、加工玻璃、色素、纺织品、纸、木材防腐剂、制革、农药等)目前随着金属冶炼及其他工业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提高,国家对工业污水排放的强制性严格要求,由此而引起的砷对水环境的污染,已有所减轻。但还是不容忽视的因素之一。第二饮用水中砷的主要来源是因水源地的自然地理因素引起的。特别是在火山沉积岩地区。全球砷含量高的地区主要有:中国台湾、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孟加拉和印度等国家和地区。我国砷含量高的地区有:山西、新疆、宁夏和吉林等地区。砷在饮用水中是微量的。一般低于0.05mg/L如果按每人每日饮水量计算,每日摄入量低于0.1mg, 这个数量只占人体每日摄入砷的总量的很少部分。但是在高砷地区,或矿山地区从饮用水中摄入的砷可能占人体摄入砷总量的绝大部分。对我国一些高砷地区的调查表明,通过饮水摄入的砷占总摄入砷量的82%,而从粮食、蔬菜和空气中的摄入量分别占总摄入量的8%、3.4%、2.3%。由此可见在高砷地区饮用水中砷是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