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污水治理方面走过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19世纪中期,英国开始改变直接向河流排放废水的做法。1864年在伦敦城内由西向东沿泰晤士河各修了一条巨大的下水道,把废水引到泰晤士河入海口处排放,让海潮带走废水。目前仅泰晤士河沿岸9018个排放点皆获得了排放许可证,英国环境署根据每个排放点水流稀释程度和污水流入密度不同,为每一个排放点量身制定了特定的水质排放标准。
1973年,英国根据当年通过的《水资源法》设立了10个公立水业管理局,负责制定水资源法规、管理水资源利用、提供清洁饮水、处理污水、保护水体。1989年通过的新版《水资源法》拉开了英国水业私有化序幕,实现管理和经营分家:组建国家河流管理局,负责水资源管理、污染控制、防洪、渔业、航运、环保等;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成立了10家水业集团,不仅负责提供清洁饮水,还负责处理污水,这10家集团都是上市公司,其下水道总长35万公里,每天的废水流量为1000万吨。2003年,通过最新修订的《水资源法》,该法对污水处理标准的规定更加严格。
英国主管污水处理的政府部门是环境、食物和农村事务部,具体负责监管水业公司污水排放情况、记录水污染事件等。采取执法行动的部门是环境署,而水业领域的行业协会是英国水业协会。目前英国共有12家水业集团,还有13家只提供清洁饮水,不处理污水的小型自来水公司,这13家自来水公司的供水量占全国供水量的四分之一。英国水业每天给市民提供160亿升清洁饮水,处理污水100亿升。
英国法律规定,工业废水由企业自行处理,在达到规定排放标准后才能排入河流。没有能力自行处理废水的企业可将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但要交纳排污费。英国的生活污水由水业集团负责处理,居民缴纳的水费包括清洁自来水使用费,以及相等水量的污水处理费。英国水业管理局预测,2007—2008年度,英国户均水费支出为312英镑,其中清洁自来水使用费150英镑,污水处理费162英镑。
位居英国12大水业集团之首的泰晤士水业集团,是全球第三大水业公司,下属有三大污水处理厂,负责处理1300万人的生活污水以及大量工业废水,共有污水处理点349个,下水管道总长67000公里,有2478个加压站。其中贝克顿污水处理厂是英国乃至欧洲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每天处理伦敦340万人的生活污水,每小时处理的污水量可灌满34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其年度淤泥沼气发电量能满足7000多个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是大伦敦地区最大的绿色能源生产者。
贝克顿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流程大致是这样的:首先是对流入的污水进行固液体分离,先分离出大宗固体,再通过下水管道中的细网过滤出小型固体,这些固体物经过处理后被送往垃圾填埋场;其次,经过第一个沉淀池,分离出污水中的砂砾,质量较重的沙子、尘土、碎石等物质则沉入沉淀池底部,被送往垃圾填埋场或用于修筑公路的路基;再次,经过第二个沉淀池,分离出污水中的淤泥,有专门的淤泥处理车间,提高淤泥稠度,将其加热至35摄氏度,并在淤泥池发酵12到14天,细菌将分解淤泥,使其成分更稳定,淤泥池产生的沼气可用来发电,经过无害处理的淤泥最后以固体形式提供给农民做肥料;然后经过加氧池,通过提高氧气浓度促进细菌繁殖,从而消化污水中的有害物质;最后,来到第三个沉淀池,污水中尚存的沉积物沉入池底,这些沉积物再次被送回加氧池,从第三个沉淀池流出的污水基本接近河流水质,达到排放标准。
值得一提的是,英国有专门法规来规范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淤泥的再利用。以前淤泥的主要去向是大部分撒入农田,小部分倒入大海,但英国《城市污水处理条例》规定,从1998年底开始,禁止向大海倾倒淤泥,于是淤泥基本上作为肥料撒入农田,而人口密度大的地区也会焚烧或通过厌氧微生物的分解方法来获得能源或减少淤泥体积。1989年通过的《淤泥法规》对撒入农田的淤泥做出具体规定。行业自律性质的《安全淤泥法则》规定,淤泥只能用于某些特定的农作物和蔬菜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