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变废为宝源头控污
美国纽约市现有14家污水处理厂,污水管线长达6000英里,13�5万个污水垃圾截流池,93个污水泵站,494个合法污水放流口,日均处理工业和生活污水14亿加仑,并设有37个水质监测站。长期以来,纽约市政府十分重视城市污水处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城市水质,在创建绿色城市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首先,企业排污前须对污水进行预先处理。纽约市规定,企业排放污水前,必须对污水预作处理,清除其中有毒物质。经过长年努力,工业排污重金属含量大为减少,已从1987年的日均2000磅降至目前的37磅。如此显著成效,与纽约采取的两项措施密不可分。一是污染物追查机制。如果在港口水域发现多氯联苯、芳烃碳氢化合物、汞和其他有机化学成分,纽约市环保局即会追查污染源头,帮助问题企业安装或改进污水预处理设备。二是四氯乙烯减排规划。为了控制大量四氯乙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纽约市制定了特别排污规则,向干洗店之类的重点监管企业发放排污许可证,明确标明排污指标,并定期检查污水预处理设备的运行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即发出违规通知书或局长命令,要求当事单位限期整改。
第二,化废为宝,变污泥为沃土。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自然产物,纽约市日产下水道污泥1200吨。过去通常的做法是将污泥倒入海中。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立法禁止上述处置方法。为此,纽约市开始探索将污泥加工成一种富含养分和有机成分的、可回收再利用的生物固体,并作为肥料和土壤改良剂用于公园、田地、草坪、高尔夫球场等地方。其主要做法如下:一是建造8个污泥脱水设备。二是与3家专业化企业签订5年合同,年投入1亿美元,由这些企业承包将下水道污泥转化成生物固体,并加工成土地增肥剂。
第三,重点监管油脂排入下水道。油脂排入下水道是引起污水管网阻塞的重要原因。纽约市立法规定,纽约市餐饮业等产生油脂的企业必须配备、使用型号合适的油脂截留器,并进行设备保养清洗。
为了确保监管成效,纽约市重点抓3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餐饮业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油脂截留器设备到位,型号合适,运转正常,截油有效。二是组织宣传教育活动,配发文字材料,对全市餐馆、洗衣店、水果蔬菜摊、养老院等进行油脂排污教育。三是教育普通市民不要向厨房和厕所倾倒油脂,不要用开水或洗涤剂清洗油脂,否则,油脂进入下水道冷却积累后同样会引起管道阻塞。四是对违法者予以惩处,每天、每次最高罚款1万美元,有时当事人还必须到庭受罚。
第四,研发合流制污水溢流控制技术。与其他老城市一样,纽约市采用的是合流制污水管网,生活污水和雨水共用一条排水沟管。每当雨季来临时,由于污水处理厂不胜负荷,一些排污管道水满为患,常常出现污水溢流现象,并将城市垃圾带入水中,增加了河水中的细菌和有机物,危及水中动物和植物的生存。为此,纽约市环保局投入18亿美元采取了一系列创新解决方案,改善污水溢流现象。一是在受污水溢流影响严重的海湾和支流建造大蓄水箱,储蓄雨水。二是在没有排污管的地方单独安装排污管。三是改进污水处理厂处污能力,雨季对排污系统采取截流措施,控制污染。此外,纽约市还重点监管旱季将原污水排入水域的现象,通过新设污水管,严厉惩治将排污口接入雨水管的非法行为,彻底杜绝旱季非法排污现象。
第五,倡导节约用水,缓解污水处理压力。据统计,纽约市人均每天用水100加仑,是大多数欧洲城市和美国其他许多城市的两倍。在一个拥有9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市民生活用水越多,废水处理厂压力就越大。为此,纽约市从1989年开始发起了一项综合性节水计划。一是安装电子漏水检测设备。二是限用自来水浇灌草坪和冲洗人行道。三是给消防栓上锁,防止人们自行取水。四是改变水费每年只计费,不计量的做法,新增63万个家用水表。五是对市民和中小学生进行节水教育。
此外,纽约市在收取水费的同时,还要收取排污费,计费标准目前为用水量的159%。以上措施成效显著,过去10年,纽约市日均减少用水约2亿加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