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农村现阶段污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1.农村人口居住比较分散,污水难以集中处理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众多,其中有9亿多人分布在广大农村。由于受到农村各种地理条件的约束,再加上前期农村规划的不足,农村的人居地点比较分散。给污水的集中收集处理造成了很大困难。
2.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全,污水难以得到有效处理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中国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更是相当缺乏,使得农村污水未经处理就随意排放,造成水体污染。
3.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生活、生产污水随意排放
由于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再加上生活条件的限制,农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垃圾、粪便、污水等任意乱排的现象随处可见,水体污染严重。由于污水排水点众多,给水体治理工作也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4.缺乏行之有效的技术支持和专业的技术人才
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需要一定的技术基础和专业人员。农村地区的经济基础较为薄弱、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较低。此外,目前在农村常年居住的主要是一些老人和“留守儿童”,接受过一定文化教育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或经商。这样的现状给污水处理设施建成后的运用、维护造成了人员上的障碍,必然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后期使用效果。
二、国外农村的一些典型的污水处理的新模式和工艺
1.澳大利亚“FlLTER”污水处理系统
该工艺被称为“非尔脱”高效、持续性污水灌溉新技术,是由澳大利亚科学和工业研究组织(CSIRO)的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将土壤过滤、土地处理与地下暗管排水相结合的污水再利用系统。其基本原理是将要处理的生活、生产污水先用于农作物的灌溉,通过土壤过滤、土地处理后,再利用敷设于地下的暗管将其收集并排出。其特点是经过过滤后的污水都被敷设于地下的暗管排水系统所收集;同时该系统设有污水提升泵,可以调控处理后的污水的排放量。
“非尔脱”系统不仅满足了农作物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减少了农作物的种植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污水中的氮、磷等元素的含量,使其达到排放标准,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加之其处理效果好,运行管理费用低,尤其适用于土地资源丰富、可以轮耕轮种的地区,或是以种植牧草为主的草原地区。然而,该系统受到农作物生长周期的限制,并且暗管排水需要的投资成本一般较大。
2.荷兰的一体化氧化沟
1954年Pasveee教授在荷兰成功研制了最早的一体化氧化沟。一体化氧化沟集进水、曝气、沉淀、泥水分离、污泥回流、出水等功能于一体,主要适合中小型的农村污水处理厂。
该工艺的优点是:①流程短,构筑物和设备少,占地小,能耗低,便于管理;②处理效果稳定,且具有硝化、脱氮的功效;③剩余污泥产生量少,且不需硝化,污泥性质稳定,易脱水;④固液分离效果比一般二沉池高,污泥回流及时,减少了污泥膨胀;⑤将传统的鼓风曝气改为表面机械曝气。缺点是:①难以形成相对独立的厌氧、缺氧和好氧区域。且场合稳定性较差,不能满足除磷脱氮的要求;②由于污水流量和本质的变化,氧化沟内的流速和出流量总是变化的。污泥层难以稳定,有可能出现浮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