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污水净化槽技术
污水净化槽是一种结合物理方法和生物技术,对家庭生活污水进行净化处理的设施。该设施能集中处理独立社区排放的污水,也可以单独处理各家排放的生活污水,运用范围较广。根据净化槽的构造,其处理工艺由5部分构成(图1)。
净化槽的核心工艺是水解和接触氧化,也可以配合投加有效微生物菌液。
(1)第一步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通过沉淀分离槽、厌氧过滤槽来实现固态沉淀物质的去除。其主要去除对象是无机固形物、寄生虫卵及相当一部分的悬浮有机污染物、过滤槽塑料填料上生长的厌氧生物膜,以及可溶性有机物。这样能够减轻后续生物处理工艺的负荷。
(2)第二步是对污染物的分离去除。主要通过曝气槽或接触曝气槽、回转板接触槽来实现,其原理是采用接触氧化工艺,依靠反应器上所附着的生物膜来进一步降低污染物的含量,使水质得到净化。处理后的废水经过沉淀槽进一步沉淀,在其出口设置消毒装置,出水经消毒装置与装填其中的固体氯料接触,完成对污水的消毒处理,减少病菌的传播。最终部分剩余污泥可进行回流,另一部分则进行浓缩处理,以达到污泥减量化。
3.高效的组合处理工艺
组合处理工艺是结合当地农村的实际污水的水质特点及出水的用途,将几个(一般2~3个)污水处理工艺进行组合,在去除率方面,优劣互补或相互促进,以提高处理效果和系统抗冲击负荷性能的污水处理新技术。其组合灵活,如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组合、稳定塘—人工湿地系统组合、厌氧沼气—跌水充氧接触氧化—人工湿地技术组合、水解池—滴滤池—人工湿地组合等,都是常见的组合方式。其中生物接触氧化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是用空气管人工调节供氧量来替代植物输氧作用的一种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组合工艺。吴彩斌等发现该工艺对农村生活污水中的CODCr、TN、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2.9% 、86.6% 、89.1%,出水都能达到国家污水一级排放标准。白永刚等针对太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提出滴滤池—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发现其对BOD、T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75% 、60% ,对TP的去除率高达90%。
四、结 语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建设示范性工程和一定规模的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这些设施所借鉴的大多是国外已成功运行的污水处理技术,但这其中有些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国农村的污水处理。中国的污水处理工作者必须探索出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污水处理新技术。中国广大农村应结合自身的优势充分利用现有荒废地、池塘、水渠、沼泽等,大力发展污水生态处理新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通过科学设计、优化组合,以达到技术上的互补,不断总结出适宜推广的污水处理新技术。
此外,除了探索适合农村污水处理的新技术外,各级政府应当加大对广大农村污水处理的投资,不断完善相应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从源头上减少水体污染。同时要加强对中国农村的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对农村污水处理系统要安排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人员看管,让这些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产后能高效、长久地运行,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此外,还应在广大农村开展环境卫生教育,提高农村常住人口的环境保护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