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来水水质
城市自来水是城市的命脉,是每位居民每天必须的数量最大的食品,自来水的水质是关系到每家每户和子孙万代身体健康的大事、关系到部分产品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环境,也是对外开放和吸引外资的重要条件。
衡量自来水水质的优劣和安全与否,国家颁布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简称标准。这是国家考虑到广大群众饮水安全和我国具体情况所制定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是现行评价水质安全的法规性文件。在这个标准中包括感官指标、一般化学指标、毒理学指标、细菌学指标及放射性指标等五类35项内容,这些指标值(特别是毒理学指标)与国际饮用水标准一致或接近。
1.1 据世界卫生组织对其所制订的“饮用水水质准则”(以下简称准则)的解释是:符合“准则”的水就是安全饮用水。水质“标准”或“准则”中微生物学指标是非常重要的,它不合格,可能在同一时间内造成大面积人群发病或死亡,因此要求有很高的合格率,如管网水大肠杆菌的合格率要大于95%。毒理学指标因制订指标时留有相当大的余地,有的是考虑终身摄入而无觉察的健康风险;有的是考虑在此浓度下饮用70年每10万人中增加一个癌症患者,因此它不意味着短时间内不能超过标准,只要在较长时间的平均值不超过所规定的水平即可饮用。感官性指标不良,可能为水质污染的反映,会导致消费者的怀疑或厌恶。
根据我国具体情况,建设部组织制订的城市供水行业200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要求一类自来水公司到2000年水质综合合格率达到95.94%,二类自来水公司要求达到92.37%,其它水司要求达到85%。
据1995年统计资料表明,全国521个自来水公司水质综合指标合格率完成较好。综合指标合格率最高完成100%;完成综合指标合格率99%以上的自来水公司有317个,占统计总数的60%;完成综合指标合格率90%以上的自来水公司共有508个,占统计总数的97.5%。
1.2 1997年小康住宅科技产业工程项目中;“居住区水质保障技术”专题组,为掌握我国城市供水厂出厂水水质状况,向全国大中城市的自来水公司和卫生防疫站发出了90份调查表,调查资料表明:1996年各自来水厂的出厂水各项水质指标的平均值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指标,平均总合格率为99.39%,其中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量四项指标全年综合合格率平均值达到98.73%。
从上述资料说明,我国大、中城市自来水公司净水厂的供水水质,基本上是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是适应人体健康要求的。
1.3 在这次水质调查中,对城市供水管网中的水质情况同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从出水厂到管网水,到用户的自来水龙头,水质下降情况是存在的。1997年调查数据中管网中浊度,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和游离余氯量四项指标的全年综合合格率平均值为95.68%,较出厂水降低了3.05个百分点,其中下降量最大的总大肠菌群,下降了7.3个百分点,并且平均值已达2.96个/L,接近标准临界值。细菌总数也可看出管网水较地表水水厂和地下水水厂的出厂水分别增加了2.88倍和3.07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