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菌群失调,引发二重感染,致使或者引发新的感染性疾病(如耐药金葡菌、革兰阴性杆菌、真菌等所致的消化道、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成为导致许多重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此外,大量滥用抗生素还可能导致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浪费药物,增加国家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加强监管
国外买抗生素比买枪难
抗生素合理用药是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我国的形势更加严峻。
“在国外,买抗生素要比买枪难,买枪只要出示身份证明,提交购枪申请就可以了。但抗生素不是你想买就能买到的,管制得非常严格。”刘皈阳说,有国家法律规定,抗生素必须先做药敏试验,且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开具。在我国,国家从2004年起就要求必须凭医生处方才可以购买处方药(包括抗生素),但由于缺乏监管机制,目前的现状是消费者可以在几乎所有药店随意买到抗菌药物。
另外,我国对养殖业抗生素使用监管的力度也不足,恩诺沙星、环丙沙星等抗生素在国内一些地区属于限制使用的水产养殖药品,但按照美国等国家标准,这些抗生素是禁止使用的。按照韩国的标准,有40多种物质在水产养殖中不得使用,而在国内禁止使用的物质只有20多种,比韩国少一半左右。
2011年起,卫生部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年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主要目的是加强和促进全国各级医疗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目前大范围整治活动已经结束,各级医院在抗菌药物使用和监管方面均有改善和提高,但不合理现象仍然存在。
因此,刘皈阳建议,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除了加强行政监管,还应该全面扩大合理使用的宣传、教育范围,从医务工作者到大众群体,从医疗行业到畜牧业,从专业学术培训到大众媒体宣传,只有合理用药的理念深入人心,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之路才可能走得更快、更远。
相关新闻
监测显示抗生素不良反应居首位
国家食药监总局5月14日最新发布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共收到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超过130万起,国家食药监总局提醒说,应该更加关注中药合并用药以及头孢和青霉素等抗感染等药物的安全性问题。
药品不良反应是患者在使用药物治疗疾病的时候,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其他症状,这种不良反应有可能是轻微的过敏或者头疼等副作用,也有可能是严重的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2013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年度报告显示,抗生素不合理用药和中药注射剂合并用药已经成为用药安全的两大隐患。2013年,在各类药品中,头孢类、青霉素类等抗感染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抗生素”,不良反应报告数量位居第一。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程刚介绍说:“这类产品不良反应比较多,因为这是临床用量非常大的产品,此外还存在不合理使用,超适应症使用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其中的头孢类青霉素类等产品的过敏反应表现的尤为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