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加强饮用水源的保护与管理。主要包括农村水域的开发与污染防治;农业面源治理;养殖污染的防治与监督管理;农药使用的管理管理;汇水区与集水区的保护;灌溉用水的管理以及工业污染的防治等,并建立农村饮用水源保护补偿机制。
6、供水工程的建设、管理与维护。主要包括供水工程的维修、管理,自助式小规模供水设备的管理与维护等。
7、建立农村饮用水源及自来水厂的监测制度,监测包括对分散式取水水源地日常监测、地下水以及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监测,以及对于自来水厂水质的检测。
8、农村自来水厂的管理与原水处理能力建设。规范农村自来水厂处理设施要求,加强对自来水厂的监测以及指导;
9、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应急保障体系,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备用水源等等。
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对于建立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态文明有着重大意义。通过完善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立法,是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问题的最佳途径,成本最低而效果最为明显。
作者:潘泊 穆宏强
新华网20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