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
“三类水不能饮用。”白康认为,三类水含有较高的有机化合物,在检测项目上,此项指标被量化为化学需氧量,也称耗氧量(COD)。“三类水的COD含量在4~6毫克/升,但我们的常规处理工艺只能处理数值在4毫克/升以内的水。”
有机化合物总量超标所引起的反应是复杂多样的。白康介绍说:“美国环保总署曾发布报告指出,有机化合物有可能致癌、促癌、导致突变,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和生育能力。”
住建部城市供水水质监测中心专家刘睿(化名)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剔除三类水源,“中国城市水源的真正合格比例会大大降低。”
“水源污染太厉害,仅靠一、二类水,量不够,也不现实。”刘睿坦承,在京津沪广等多地水困的巨大压力下,顾不上“吹毛求疵”了。
刘睿认为,标准不断放宽,水源不断恶化形势严峻。“城市里的工业排污,农村里的农药污染都在进入水源,雨水浸透后,污染不断扩大,很难逆转和修复。”
安全水源已成为稀缺资源。在白康看来,地大物博的中国“清水”越来越稀缺。“北方水量不足,地下水被过度开采后普遍出现硝酸盐超标现象,容易诱发血斑病。南方水系发达,但一些湖泊河流被圈为水产养殖场,饲料中含有的大量蛋白质长期积累,导致氮磷超标很常见。”
偶尔在深山老林,可见清澈见底的山泉水,白康都忍不住“连喝带拿”,“干净的水源成了奢侈品。”
推广深度处理工艺,钱从哪来?
直饮水,一个遥不可及的幻想。
“中国内地还没有一个城市能实现直饮水,都需要烧成开水以后才能饮用。”刘睿笑称,“总宣传喝生水不卫生,这是最大的谎言,在欧美国家,很多城市都可以直饮自来水。”
然而,即使烧成开水,能杀死的也仅是微生物污染,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离子仍然存在,甚至因为高温加热而进一步产生化学变化,加强沉积和突变。
如何处理?专家们给出的一致答案是——深度处理工艺。
2009年,住建部对全国4457个水厂进行了大排查,但具体调查数据至今仍未公布。据参加此次调查的专家刘睿透露,全国水厂中有75%采用常规处理工艺,23%采用简易处理或未经处理,采用可以有效去除多种污染物的深度处理工艺的水厂仅为2%左右。
“由于水源污染,全国至少80%以上的水厂都迫切需要采用深度处理工艺提高自来水质量,但实际采用的只有2%。”刘睿介绍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的部分水厂上马了深度处理工艺,但仍因管道老旧等原因无法实现直饮水。
广为应用的常规处理工艺已诞生百年,被称为经典“四部曲”——絮凝(加聚合氯化铝)、沉淀、过滤(通过石英砂、卵石等)、消毒(加氯气等)。
随着水源地污染的逐步恶化,“四部曲”也在不断加量加价,经常出入各大水厂的白康,用“大型化工厂”来形容她的所见所感,数以吨计的化学药剂被倾倒到蓄水池中,经过一系列处理后,水被输送到千家万户。
“烧水后经常可以看到壶底有大量的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