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再生水战略的核心内涵是再"生"
随着城市化程度的提高,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和城市间密度的增加,城市所排出的污水负荷已经远远超出自然水体的自净能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大量修建和运营,一定程度地削减了城市污水的污染负荷,但是在高度密集的地区,经过生化处理的污水处理厂出水,仍然不足以满足水体自然净化的要求。
现实中的中国,城市在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等地区已经连接成片,一个城市的排污口离下一个城市的取水口已经比邻。即便有一定的城市间距,由于水体流量逐年减小,自净能力低下。环境容量过小,对污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已达到或者接近原水的标准,这种情况越来越普遍,因此有必要将处理与回用更合理地协调起来。而将其协调起来的战略就是再生水。在没有自然再生的空间和时间的背景下,需要人工对水资源进行"再生",让下游城市能够得到质、量兼优的水资源。而再生水战略的核心思想,就是通过工程措施和管理措施促进水的充分再生和自然复原。
城市从自然水体中取水,净化为自来水,是一次水质的净化过程,自来水经过使用转变为污水排放是一次污染过程,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净化向自然水体排放是一次消除污染的过程,污水处理厂排放的高度净化处理水经过自然水体的进一步自净变成原水,则是水的再生过程。再生的核心是让水资源再次具有自然原水的特征。再生水战略是对自然净化能力不足的人工强化,适用于所有区域,特别是资源极度紧缺、城市密度高的特定区域。
理论上讲,水的"再生"和"复原"过程要由自然界来完成,才会让人放心,按照传统的心理,污水处理的再干净,人们在心理上也难以接受其直接转变为饮用水。而自然再生复原过程需要流量、流速和净化时间等方面的水环境要素要求。
四、再生水不仅是环境战略更是资源战略
将再生水区分于狭义的污水回用概念,其意义在于将再生水从简单的资源节约提到更高的资源战略高度来认识。
再生水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战略,在于它将改变纯粹依靠已经不可能达到目标要求的低水平自然再生过程,实现人工强化与辅助,从而缩短自然再生复原的周期和流量要求,总体上增加水资源多次利用的频率和质量保障。因此,再生水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战略,是一种建立人类需求与水体良性循环高度协调的战略性措施。
污水处理是一种环境战略,体现了政府的环境责任和污染者付费的原则。污水回用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方向,是一种污水净化后直接使用或间接使用的降低用水总量的措施。
而再生水既是一种环境战略更是一种资源战略,是以城市污水处理为基础的水资源战略。在再生水战略的有效实施下,将有可能使水资源摆脱简单的水资源总量的限制,一个流域的水资源不断地被使用、再生、再使用、再生、……,因为强化了再生复原环节,使得流域各个使用主体的水资源需求总量,不再是各个使用主体需求量的简单加和,因此将极大地提高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总量。
从资源战略上理解的再生水是一种水资源社会循环理念的重大变革,理论上讲,只要满足一定的流域水资源总量要求,再生水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使用的次数。因此,再生水战略实际是新的水资源系统的构建,是涉及流域协调、资源调配的新体系,是一场对传统水资源规划体系的战略性提升和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