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公布的信息显示,小南海水电站的装机容量为1680兆瓦(即168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达85.84亿千瓦时。
仅36天之后,《重庆日报》对外披露的数据再度膨胀。该报报道显示,电站计划投资约320亿元,库容13亿立方米,装机容量200万千瓦,多年平均发电量为102亿千瓦时。
据以上数据测算,小南海的单位千瓦装机投资将达到1.6万元,是金沙江下游3座梯级电站平均投资的3.6倍多,也远远超过三峡4950元的单位千瓦装机投资。
在长江委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看来,小南海电站是政府在GDP主导下作为一项功绩推动的,重庆直辖以来从没有一项300多亿投资的工程,“想把它搞大,拉动当地经济,坐收利税”。
重庆官方对调整保护区给环保人士郭乔羽给出的解释是,保护区已压住了该市主城区,极大限制了城市发展,调整是为了贯彻中央对重庆的战略部署,实现重庆城市的整体规划,并解决重庆对外来能源、水资源的依赖。
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公开表示,小南海水电站建成后,将发挥巨大综合效益:一是电力保障作用突出,不仅可以缓解重庆能源紧张状况,还有助于重庆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二是从根本上改变川江河段航道条件;三是有效减少重庆主城港区泥沙淤积,明显增强重庆主城和三峡水库防洪能力;四是改善提水条件,从根本上解决渝西地区工程性缺水问题。
然而,在反建派看来,这些理由均不能成立。他们认为,小南海水电站不仅生态破坏巨大,经济效益也十分有限。小南海电站设计年平均发电量102亿千瓦时,仅是与其相邻的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白鹤滩、乌东德4个梯级电站的5.2%。重庆的电力资源缺口完全可以通过这些巨型水电站协调解决。
“2007年,薄熙来刚到任重庆,大唐公司就拿了一个亿,请我们长江委设计院做前期工作。”有一次,水利部前部长钱正英到重庆,薄熙来请他吃饭,翁立达在座,“薄说,我们建小南海,对减少三峡的泥沙会起到比较大的作用,钱正英回了一句:我不担心三峡的泥沙问题。”
重庆的官员曾要翁立达理解、支持。翁立达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我态度一直很明确,不能理解、不能支持,小南海电站建了,以后这问题算谁的?”
事实上,在环保组织、专家学者激烈的质疑声中,重庆市方面频密公关,试图扫清小南海水电站项目的层层障碍。
2009年,为保证通过环保部的评审关,重庆市发改委在文件中明确提出“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出面请环保部主要领导支持保护区调整意见”的要求。
鱼类专家曹文宣曾在有关长江上游鱼类保护区的会议纪要中发现,重庆官方把关注小南海水电站生态影响的专家当作需扫清的“障碍”。
曹文宣本人就是被扫清的“障碍”之一。据翁立达透露,“曹直接和我说过四次,小南海自然保护区如何重要,那里不能修大坝。”重庆市政府曾请长江委的领导去做曹的工作,曹反问:长江委搞健康长江到底是真搞还是假搞?
2010年11月,保护区调整通过评审后,重庆市发改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