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弋说,东莞现有的自来水厂九成都是从东江取水,直接从水库取水所占比例非常少,不足一成。即使在水质达标的松木山水库和横岗水库取水时,在水质较差的枯水季也会停止取水。因此,水库水质差,对整个东莞的供水影响并不大。
事实上,对水源地构成最大威胁的是石马河,石马河本身就是一条排污通道,它承接了深圳观澜、惠州潼湖以及东莞沿线7镇的污水。
东江水质主要受多个因素影响。首先是每年4月到9月的汛期,仅石马河橡胶坝因排洪平均塌坝107天,约有7.5亿立方米污水流入东江。特别是在初汛的时候,初雨携带着地表的污染物进入内河涌,污染物浓度瞬间达到峰值。此时,只能先用水闸把污染物拦下,不要让它们集中排到河里去,等到雨势趋大的时候,再慢慢排进东江,同时利用河道的自净能力,稀释污染物浓度。而东江沿线的取水口早建立了应急机制,上游将根据水量和污染带的位置,通知下游取水口做好准备,或者停止取水,并做好原水水量的储存。
此外,污水处理率也会影响东江水质。据统计,2012年,东莞全年供水总量达16.4亿立方米,日平均供水量约449万立方米。一般来说,供水总量的七八成会变成污水排放。由此可见,每日百万吨计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给东莞水环境治理带来很大的压力。据了解,供水总量约一成左右又属于偷排行为,再加上上游沿线的偷排违法行为,对东江水质造成的压力也不小。
治污标准亟待提升
对于污水收集率,游弋说,目前,东莞大市区和各镇街主干管网已经建设完毕,如果次支管网能全面铺开,污水收集率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而企业是否偷水,游弋直言“这个很难衡量”,因为企业生产用水的途径有很多方法,在偏僻的地方自建管网,或者挖取地下水,具体的量很难去判断。因此,需要多地的环保部门进行严查。
“而现在面临最大的矛盾和困惑,是经处理后的污水也只能达到V类的标准,而东江作为饮用水水源至少要达到类,”市水务局规划科万思行说,所以水质目标的差异,在一定时期对东江还是有一定的威胁。例如,每年东江都有受枯水期影响的时期,若来水量不够的话,再加上从污水处理厂出来的V类水,污染物浓度就更高,对水源安全保护很不利。
“污水达V类是符合国家地表水标准要求的,但是从水源保护角度上来说,我们有个更高的要求,但是国家没有硬性规定,我们没有能力、也不可能让污水处理厂的出厂水达到类,因此现在只能通过截污治污来做水源保护。”万思行说。
其实,从去年开始,东莞市水务局水污染治理科正在做污水出厂水水质再提升工作,计划从V类一级A提到一级B,而全国的普遍做法还是维持在一级B标准。一位从事多年污水治理的水务人士说,要提高一个标准就涉及上亿元的投入。
目前,市水务局规划计划科已经启动了石马河河口东江水源保护工程。此前,省市在石马河河口保护上都有相关工作,包括重要水源地安全达标建设,划定水源保护区划,围网,设立警示牌,以及一些管理措施等。而落实到东莞市一级,水务与环保部门已经在东江干流、东江北干流和南支流都划定了水源保护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