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监测结果表明,水质较差的占到40.6%,水质很差的占16.8%,合计占总数的57.4%。
国际上有个著名的“海恩法则”:每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30次左右的轻微事故、300次左右的未遂先兆和1000起左右的事故隐患。在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方面,“海恩法则”同样适用。
“水源地的污染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这与我们国家的发展现实相联系。” 住建部市政公用行业专家委员会城镇供水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王占生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解决这一问题也非一朝一夕。
有机物污染危害最甚
当前中国水污染主要来自城市生活、现代工业、农业生产等三个方面。
城市生活污染主要是城市人口增加,生活污水、生活用品带来的污染,尤其是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工业污染主要是一些化工企业乱排乱放带来的重金属等化学物质污染;而农业生产污染则包括牲畜粪便、农田中的化肥、杀虫剂、除草剂等,一头猪的粪便污染就相当于5-10个人的污染。
更令人忧虑的是有些污染物在处理后,不仅不能改善水质,还会造成再次污染。以污水为例。中国城市污水排放水质标准(即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放的水)要求最高的是一级A,化学需氧量(有机污染的一个代表性指标)限量是50mg/L,但是国家规定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最差的五类水体的限量是40mg/L。也就是说,即使是排出的合格废水水质,也差于最低等级的水体水质。
与几十年前相比,水源中所含的污染物质,发生了巨大变化。
“当前中国水环境中的污染已经不再是自然界的浊度、腐殖质、重金属离子,而是无机离子污染、有机物污染等。”王占生说,包括农药、杀虫剂、灭草剂,塑料行业的增塑剂,一些影响生殖系统的内分泌干扰物(雌激素),包括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如抗生素、止痛药、消炎药、杀菌剂等)在内的人工合成有机污染物质,对人体的危害具有潜在的影响。
王占生说,“水源污染中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有机物污染。近几十年人类合成生产了几百万种有机物,这些东西是一把双刃剑,既造福了人类,也带来了种种潜在的危险。”
美国环保署曾提出水体中129种应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其中114种为有机污染物。中国也曾提出相应的名单,其中68种污染物质中有58种属有机污染物。
国内外大量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是,这些污染中有的是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有的是内分泌干扰物,有的可归为药品与个人防护用品。这些物质对水中的动植物有影响,而这些影响也会随着食物链最终影响到人类健康。
其中最严重的当属内分泌干扰物。
该种物质主要是农药、除草剂、灭菌剂、涂料、塑料增固剂等,一般具有类似于激素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干扰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损害人体神经系统、降低人体免疫力,长期作用可导致人类生殖系统癌变率增加和不育夫妇增加。
包括抗生素、消炎药、镇痛药、化妆品、防晒剂、营养品等在内的药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带来的危害也不容小觑。由于很难被降解和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