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各种饮用水基于水源、工艺和产品特性的不同,对于微生物控制的手段是不同的。例如天然矿泉水,由于水源来自未暴露的地下,加上水源地有严格的环境保护措施,因此水源的微生物污染几率低,但要注意工厂设备的二次污染。天然地表水,就存在较多有机污染物和微生物隐患,需要使用更多的消毒手段。而纯净水和矿物质水,由于生产工艺经过反渗透膜,去除了水中的矿物质营养成分与污染物,因此也同时降低了微生物增长的几率,也不存在溴酸盐副产物的问题。桶装饮用水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水桶的重复利用。原来工厂采用比较简单的办法,就是臭氧用量很高,这样就把微生物问题给掩盖了,事实上在包装饮用水、管网水、高层水箱等方面霉菌检出率比较高。饮用水容易受到微生物污染是世界性的问题,不单单是我们国家的问题。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清平
影响包装水质量问题有多重因素
◆天津市食品研究所总工程师陈树生
我国矿泉水行业的规范和发展是随着1987年矿泉水国家标准的颁布实施而起步的,产品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并产生了许多全国知名品牌,当时的产品包装主要是以小瓶为主。20世纪90年代中期,环境污染加重,人们对饮用水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纯净水行业得到了发展,并在1998年颁布实施了纯净水国家标准。近几年来,随着饮水机和桶装水的出现和流行,整个饮用水行业和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包装饮用水已成为软饮料行业排行第一的饮料品种。国家质检总局连续几年对该类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查,抽查发现,小瓶装水质量较稳定,抽查合格率较高,大桶装水的产品质量问题较多,抽查合格率较低,且全国各地区的差异较大。
包装饮用水生产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由于水源、管道和设备等污染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由于瓶(桶)、盖的清洗消毒不到位,造成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杀菌设备失控造成了微生物指标不合格;瓶(桶)及盖的清洗消毒车间、灌装车间的卫生环境不符合要求,造成微生物指标的不合格;封盖不严格造成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不符合食品卫生要求的包装瓶和盖造成的微生物污染;消毒剂的选择使用不当造成的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或者化学污染。
作者:刘传江 中国消费者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