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为本报“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启动的第一年,时至今日,这项活动到了年度“收官”阶段,正恰逢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大会落幕。
我们惊讶地发现,本报“志蓝行动”小区域的气候体验,和联合国气候大会体现的矛盾焦点,存在惊人的对应之处。很显然,气候问题早已越出纯粹的自然范畴,小至特定区域,大至全球范围,气候变化背后越来越鲜明地展现人类的利益博弈,“人定胜天”的边界,也由此被重新界定。
人和自然的关系,需要重塑全新的文化观照和制度反思。过去一年,本报“志蓝行动·气候变化观察团”(下称观察团)开创性地引入舆论和科研相结合模式,由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全程指导,上海大众帕萨特(PASST)提供项目赞助,组建精干的志愿者团队,众多平面和网络媒体予以呼应,力求引发广泛的社会关注。
大体而言,观察团2011年度的三个选点,可谓极具匠心:第一站为江西鄱阳湖,对应高降雨量的东部水域;第二站为四川大熊猫栖息基地,对应水热平衡的西南部原生态植被区;第三站为内蒙古阿拉善盟,对应高蒸发量的西部荒漠——带方向性指针的区域气候不同形态,基本均有涵括。
鄱阳湖危机的三峡截流质疑
江西鄱阳湖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占据长江水量的15.6%,支撑长江1/3洄游性鱼类和多个国际濒危物种,包括占据全球98%比例的白鹤、80%比例的东方白鹳,以及长江江豚种群的1/4,是保障长江中下游水量平衡、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安全不可缺少的屏障。
如此重要的第一淡水湖,今年3月汛期间据说因“50年一遇”大旱,水域面积由丰水年份的4000平方公里剧减到50平方公里,缺水人群达千万之众,长江航运、渔业遭受重创。为此,观察团将鄱阳湖作为“志蓝行动”第一站,5月8日至14日,参观考察了以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际湿地,2.24万hm2)、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34万hm2)为核心地带的鄱阳湖流域。
考察的第一天,观察团即获得“水落草出”、沧海桑田的直观印象。一路随行的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主任戴年华将观察团驱车带往南矶山自然保护区,在附近新建县南矶乡(南山和矶山)一片滩涂上落脚,无边荒草迎面而来,夕阳下泛着金波,草丛间一根电线杆赫然标有丰水期最高水位标志,大家瞬间体会到“我们其实在湖中心”这个现实。
“渔歌停歇,牧歌声起。”戴年华介绍,昔日湖床长满了青草,是因为鄱阳湖流域气温日高,今年更出现“史所罕见的春旱”, 赣南1-4月降水比同期减少80%。
然而,鄱阳湖流域81个拥有1959-2008年共50年的完整定时气象观测记录的气象站,却对这个“50年一遇”提出质疑。气象站提供的数据表明,1959~2008年间,鄱阳湖流域年平均气温为17.9℃,50年间仅上升了0.65℃,平均降水量却高达1632mm;未来2011-2050年,鄱阳湖流域年均温预计有不同幅度的升高,按照三种未来气候推演,2011-2050年鄱阳湖流域年降水量年际间虽有波动,但明显呈略增趋势——很显然,鄱阳湖流域的近两年雨讯数据,并不支撑“罕见春旱”这一概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