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十万人失业。还有研究认为,水面积的缩小已经严重改变当地的气候,让当地的夏天更干热,冬季更长更冷。哈萨克斯坦政府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致力于拯救分隔为两部分的咸海之北咸海。哈国政府重修了锡尔河的水渠,以减少水流的浪费。2003年,该国政府又修建了大坝,它阻断了咸海两部分的流通,以保护北咸海。阿姆河、锡尔河引水项目与咸海的遭遇,说明的是,未经深思熟虑的引水,只能导致短期的受益而产生长期甚至半永久或永久的生态灾难。
从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国外普遍对长距离调水加以限制,尤其是对跨流域的调水。澳大利亚在30年前实施了南澳墨累河调水工程(见图4),导致整个南澳三角洲出现了水生态植被退化、湿地破坏、土地盐碱化和物种消失等生态问题,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远超调水所得利益。为此,澳大利亚进行深刻反思,不能再以“只利当代、不利长远”,“上游受益、下游受损”的方式实施调水,并对调水方案重新进行调整,努力恢复该区域的水和土地生态,但环境的恢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图4 澳大利亚墨累河调水工程
另一个成功的解决案例是美国纽约市,20世纪60年代,该市水资源严重短缺,最初提出的解决方案是从新泽西调水,工程预算超过100亿美元,由于工程投资巨大,且新泽西州民众也不同意调水给纽约市,调水工程没法实施。在纽约陷入困境之时,城市给排水方面的专家提了一个建议,将纽约市的旧抽水马桶全部改为一次冲洗水量6 L的节水马桶,市政府给每个马桶补贴更换费用的1/5。纽约市采用了这一方案(见图5),经过11年、累计投入不到3亿美元对全部马桶进行改造后,人均日用水量下降14%,水危机问题得到解决,起到了100亿美元调水工程都达不到的效果。

图5 美国纽约调水方案与节水方案比较
从国外发达国家经验来看,在城市化的进程达到中期以后,城市生活用水量已经不太可能再出现大幅度的增加;从我国城市近年来发展规律来看,我国城市用水量近年来已经趋向稳定,并呈现不断的下降趋势,与国际经验的规律一致,水量型缺水的水危机已经显著缓解。与此同时,我国普遍采取的长距离调水带来的成本过高、对调出地水生态带来负面影响等多种弊端正在日益呈现;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有很多更经济且对生态环境影响更小的解决方案可以替代长距离调水。
水污染治理与城市水安全
■水污染导致的水质型缺水是威胁城市水安全的主要因素
据《中国环境公报》数据显示,我国河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