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首 页 | 好水地图 | 饮水知识 | 专家说水 | 水闻趣事 | 水文化 | 饮水问答 | 水与养生 | 精品展示 | 期刊
  饮用水产业委员会欢迎您入会!     本站访问量:
当前位置:饮用水世界 >> 水闻焦点 >> 浏览文章
仇保兴:我国城市水安全现状与对策
时间: 2014年02月20日  来源:互联网  作者: 未知  浏览次数:

建筑节水为先。城市节水是继水污染防治之后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最重要的手段,而建筑是组成城市空间结构的基础性单元,是能将各种污水处理组合到一个物件中的一个特殊单元,城市节水必然要从建筑抓起。从我国城市居民家庭生活用水的类别比例来看(见图10),污染程度较重的厕所粪便污水、厨房含油废水等“黑水”,两者占了近一半,其中仅冲厕用水就占了1/3;污染程度较轻,可经简单处理后就地回用的废水如洗衣、淋浴和生活杂用废水等“灰水”,共占约40%。如果能“黑灰分离”,将“灰水”收集起来,经简单处理后回用于冲厕,就可节约近30%的家庭用水。以北京为例,假如1/3的建筑能做到这一条,再加上雨水收集利用,就可以取代近3 500亿元投资的南水北调工程。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0 我国居民家庭生活用水构成比例

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是稳定可靠的“第二水源”。建筑灰水冲厕形成的黑水进入市政管网,再进入污水处理厂达标处理,可以实现建筑内用水“小循环”与城市用水“大循环”的有机结合。我国每年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近400亿m3,通过污水处理再生利用于工业、市政杂用、景观、生态补水和灌溉用水,可以节约大量新鲜水的取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率每提高10个百分点,就相当于增加水源地供水量8%,效益十分可观(见图11)。

点此在新窗口浏览图片

图11 城镇污水再生利用的主要途径

低冲击开发,雨水利用一举多得。借鉴发达国家理念,我国应在城镇大力推行低冲击开发(LID)的模式,把建筑的雨水收集与小区的雨水收集、基础设施的节水和城市的雨洪利用紧密结合到一起,把水生态、水景观、水资源的节约、水循环利用紧密地结合到一起,起到相互促进的作用。其一,建立雨水的收集系统,主要在公共广场、建筑的地下室广泛装备雨水收集器具,可以使水资源使用量提高30%以上。其二,从建筑、广场、公园等城市空间收集雨水,减少雨水的产流、汇流水量,可以大大地减缓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缓解城市内涝的程度。其三,可以解决初期雨水面源污染问题。以北京为例,年降雨量约600 mm,如果能够收集其中20%加以利用,市域内1 800 km2建成区就可以形成2.2 亿m3的水资源,相当于北京市供水总量的14%,可以解决北京市用水缺口的1/3~1/2。

海水淡化前景乐观。沿海严重缺水地区、海岛等,通过膜技术等进行海水淡化,可有效解决沿海地区补充水源的问题,既可以供应市政用水,也可以用于工业用水,特别是用于水质要求很高的

上一页      下一页
本文共 9 页,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上一篇:用好“紧箍咒”确保水安全 下一篇文章:环保部点头通过2万亿治水盛宴 规模高于大气治污
好水之旅 >>更多
 
饮水问答 >>更多
清晨起床第一杯水怎么喝 喝错(08-03)
人民网——发黑的自来水你敢(08-03)
媒体调查净水器乱象:2800元净(07-07)
净水器净水吗?(03-27)
净水器市场 记者深入四川采访(07-18)
如何防治重金属进入人体?(05-03)
孩子不爱喝水怎么办(04-02)
市面上能看到的净水机品牌,(03-15)
水与养生 >>更多
喝水是第一养生法(03-29)
春季不同类型皮肤护理方法全(03-29)
肥胖像流感,亲友之间能传染(02-06)
这些杯子喝水伤肝肾 你家肯定(09-04)
那些人夏天不能喝冷饮(08-03)
果汁营养能代替水和水果吗(07-07)
喝1种水易引发肝癌(07-07)
哪种茶水最易致癌 你中招了吗(05-03)
其它企业网站 • 201504    • 201503    • 201501    • 201404    • 201403    • 201402    • 201401    • 201304    • 201303    • 201302    • 201301    • 201204    • 201203    • 201202    • 201201    • 201104    • 201103    • 201102    • 2011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 2010年中国饮用水高层论坛论文集     >>更多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水文信息网东方水处理网水网国际瓶装水协会国际水协会
水信息网中国水星中国水工业信息网中国矿泉水网中国环境界中国环保网
慧聪水工业网水业专家网中国水文化中国水网美国EPA世界卫生组织
北京公众 | 关于我们 | 旅游业务 | 杂志业务 | 技术咨询 | 好水地图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滨河路23号立恒名苑2号楼1805室 邮编:100055
饮用水世界网站版权所有
饮用水世界 公众健康饮用水研究所主办
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颜色,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
京ICP备090245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