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连续颁布出台了《城镇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等法规、政策,涉及到城市排水防涝、城市安全供水、城市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为今后10年这方面的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预计将带来数万亿的投资需求。本文从三个方面简要介绍当前城市水资源的现状和问题,明确未来我国城市水污染治理与水安全的正确思路,研究如何提高城市用水效率。
城市水资源现状如何
■水资源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我国是一个缺水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全球气侯变化,两方面因素的叠加会造成更为严重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根据《中国水资源公报》,2011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3万亿m3,人均水资源量仅1 700 m3/a,按照联合国定义属于水资源紧张国家;同时,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现象也很突出,南多北少,西多东少,夏多冬少;富水的地方(如西南的河区和西北的河区)往往是人口稀少、经济薄弱的区域,缺水的地方(如海河、黄河、淮河区域)往往是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区域,水资源和用水矛盾更加突出(见图1)。

图1 全国主要流域人均水资源量占有量
从表1来看,上海、天津、北京、宁夏、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区)都是严重缺水的地区。但是《中国水资源公报》中的水资源量,是指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和地下产水总量,即地表产流量与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量之和,没有体现客水的利用情况。例如宁夏,从降雨指标上看是严重缺水的省份,但实际上黄河流经当地带来了丰富水资源,宁夏的年总用水量达到40亿m3,由于当地降雨量年均只有200 mm,而蒸发量高达2 000 mm 以上,其中仅120万亩(1亩≈666.67m2)的水稻田就消耗了26亿m3的水;单位面积的用水量几乎比旱地农作物高出1倍,由此可见其节水潜力之巨大。因此,真正缺水的实际上是没有客水流经、客水缺乏或者客水被严重污染的地区
■城市用水量趋于稳定
从我国水资源的构成来看,农业用水占61%,工业用水占24%,城市居民生活用水虽然只占了13%,但却对保障我国经济健康增长、民生改善以及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十年来,我国城市用水规律已发生显著变化。随着经济和城镇化发展,人们节水意识普遍提升,节水技术与器具的普及推广,以及水资源价格的回归,已经实现了城市用水量稳步下降,促进了城市合理用水新平衡点的形成。本世纪以来
|